第三百二十章 防禦工事與退路
關燈
小
中
大
中條山東西長150到170公裏,可南北不過10到30公裏,中條山的守軍幾乎沒有什麽回旋餘地,所以根本沒有辦法修築縱深工事,防禦起來相當的被動。
運城光覆,戰區司令部也好,重慶軍委會也罷,看法非常一致:把中條山西部防線推進到掌泉鎮至大交鎮一帶。可操蛋的是,部隊還和以前一樣,得在無制空權、無炮兵支援、缺乏兵力的情況下作戰。
新部隊一時半會還上不來,防禦的活還得由第四集團軍頂著。這活最終落在了38軍177師頭上,他們老兵多,真要出了什麽事,是打是跑都能快些。
曹二寶友情讚助了一票武器和家具。這次分潤的武器裏有兩門九二步兵炮,倉庫這種玩意多的是,與其等著落灰,不如讓177師拿去救急。
估計日本人反攻時少不了坦克和裝甲車這種狠角色,其他武器有些舍不得,只能幫他們弄了八輛土造裝甲車。這土裝甲車是用繳獲的日本一噸半小卡車焊了鋼板,自衛武器是一挺12.7毫米的日式航空機槍和一挺捷克式。經過試驗,這種裝甲車可以正面對抗日本九二式重機槍二十秒的直射,但車上的12.7口徑機槍倒是能直接貫穿日軍裝甲車的鋼板,所以還算是攻守兼備。
至於那家具,家裏的木匠幫著造了二十四門克虜伯75野炮,東西做的非常好,不走近看根本分辨不出來。不指望能把日本人給嚇死,雙方一但交火,日軍鐵定會把炮彈照死了往這些炮上扔,前線的弟兄也能少吃些苦頭。
沿途的關口要隘照例是要做些手腳。飛機場繳獲的日本航空炸彈不少,六十公斤、兩百五十公斤、四百公斤、八百公斤,改造成電控地雷並不費事。尤其是那種八百公斤的大家夥,一顆就能在地上留下一個直徑超過二十米、深七八米的大坑,玩高臺跳水都夠了。布置好炸點以後,引爆的事由177師偵察營負責,這種動動手指就能坑死幾十上百日本人的活,所有人都想試一試。
運城境內的鐵路是個禍害,一但運城重新被日本人占領,長長的鐵軌就會變成殺人的刀、抽血的針管。再說,鐵軌也好、枕木也罷,都是好東西!拉回家建鐵路,或是拆一部分用來建設山裏的工事都挺好,反正不留給小日本就成。
民團手裏有糧食,幾千民工,每人每天五斤玉米,拆!閻錫山當年建設鐵路可是花了大力氣,寶二爺不是晉綏軍的人,拆的那叫一個開心。
拆遷和建設是同時進行的,一但日本人調集重兵來中條山,平原地區的防守至多是拖延時間。按照日軍進攻的速度,就算沿途的鐵路和公路網被全部破壞,山外的放線至多也就能撐個一個禮拜。再多就得調離大部隊往裏面填,一個師也就能頂上一至兩天,等部隊打光,中條山也就不用守了!
國軍缺工具、少炸藥,修工事只能依靠士兵手工作業。可中條山裏多是石頭山,很多地方連散兵坑都挖不出來,就算是手榴彈也只能在石頭上炸出個小凹槽。弟兄們只能用麻袋裝上土,配合上樹木湊成簡易工事對付一下。
可是由於中條山掃蕩次次都能取勝,上至重慶軍委會、下至山內的普通百姓,都認為這裏是銅墻鐵壁,可只有長期在山裏作戰的官兵才知道這種看法有多荒謬。部隊打陣地戰向來是損失慘重,只有把日本人在山裏拖趴下才是上策。
說一千道一萬,該修的工事還得修,特別是茅津渡、風陵渡、蒲州城等幾個要點。壕溝、高碉、低堡、野戰工事、明暗火力點,甚至要在挖山洞建設能防重炮的核心工事和炮兵陣地。
家裏有大批進口的工程設備,東川準備修路,陜州這邊準備修建新基地,趙誠便讓於璐從美國那頭淘換了不少二手設備,像什麽3加力士鉆機?、士丹利破碎機。經濟危機的好處再次顯現,東西便宜的不像話。機場那邊有幾噸工程炸藥,水泥鋼筋什麽的也犯不著全運回黃河南岸,這會正好能派上用場。
大規模修築的防禦工事不太可能,比如像戰區司令部計劃的那樣修建什麽東方馬奇諾防線。曹二寶覺得很扯淡,雅格布和他介紹過法國人的這條防線,那種建築水平和火力配置根本不是國內能搞定的。
但是在中條山修建防線又不得不為,山就在那裏,不修工事,日本人反攻時大家除了跑路就只有用腦袋去頂。
鑿巖機開鑿炮眼,裝填炸藥後進行定向爆破,炸開山體以後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碉堡。按理說碉堡要用幾層鋼板加固,可是中條山這裏根本沒有這種高級貨,大後方都沒有多少。好在鐵軌足夠,把鐵軌並排放置在一起防彈效果比鋼板還要好一些。兩排鋼軌中間填上泥土,如此這般放上幾層後,最外層用挖開的石頭回填,恐怕105口徑的榴彈炮都無能為力。
幾個小型要塞的布局都是由雅格布帶人親自操刀,這貨大約是玩上了癮,連機場繳獲的那些防空武器都沒放過。
每個要塞外圍都拉有鐵絲網,在公路上有壕和反坦克障礙群,用航空炸彈和地雷布置了警戒圈。要塞內有電話和電臺,還加裝了三門雙聯裝ホ式13毫米高射機關炮和三挺帶高腳架和九二式重機槍,蒲州城要塞有四門施耐德野炮和三門法國造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平陸縣九龍山、上牛嶺要塞則是兩門施耐德野炮、兩門九二步兵炮作為火力支援。
茅津渡和風陵渡作為中條山守軍的最後退路,防禦力量甚至更強一些,他們各有在黃河南岸的兩個博福斯山炮連和兩個高炮連提供火力支援,自身也有兩門九二步兵炮和兩門反坦克炮。五輛日式卡車改裝的裝甲車做移動火力點,這些炮和裝甲車都是民團的人在操作,平時都在南岸,打完仗要歸還的。
要塞內的糧食和水可以保證一個加強營的守軍支撐一個月,彈藥能支撐兩周,小倉庫裏甚至還能做手術。
不過孫司令對這裏的要求並不高,戰況極度惡化時,能給山裏的弟兄留條生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運城光覆,戰區司令部也好,重慶軍委會也罷,看法非常一致:把中條山西部防線推進到掌泉鎮至大交鎮一帶。可操蛋的是,部隊還和以前一樣,得在無制空權、無炮兵支援、缺乏兵力的情況下作戰。
新部隊一時半會還上不來,防禦的活還得由第四集團軍頂著。這活最終落在了38軍177師頭上,他們老兵多,真要出了什麽事,是打是跑都能快些。
曹二寶友情讚助了一票武器和家具。這次分潤的武器裏有兩門九二步兵炮,倉庫這種玩意多的是,與其等著落灰,不如讓177師拿去救急。
估計日本人反攻時少不了坦克和裝甲車這種狠角色,其他武器有些舍不得,只能幫他們弄了八輛土造裝甲車。這土裝甲車是用繳獲的日本一噸半小卡車焊了鋼板,自衛武器是一挺12.7毫米的日式航空機槍和一挺捷克式。經過試驗,這種裝甲車可以正面對抗日本九二式重機槍二十秒的直射,但車上的12.7口徑機槍倒是能直接貫穿日軍裝甲車的鋼板,所以還算是攻守兼備。
至於那家具,家裏的木匠幫著造了二十四門克虜伯75野炮,東西做的非常好,不走近看根本分辨不出來。不指望能把日本人給嚇死,雙方一但交火,日軍鐵定會把炮彈照死了往這些炮上扔,前線的弟兄也能少吃些苦頭。
沿途的關口要隘照例是要做些手腳。飛機場繳獲的日本航空炸彈不少,六十公斤、兩百五十公斤、四百公斤、八百公斤,改造成電控地雷並不費事。尤其是那種八百公斤的大家夥,一顆就能在地上留下一個直徑超過二十米、深七八米的大坑,玩高臺跳水都夠了。布置好炸點以後,引爆的事由177師偵察營負責,這種動動手指就能坑死幾十上百日本人的活,所有人都想試一試。
運城境內的鐵路是個禍害,一但運城重新被日本人占領,長長的鐵軌就會變成殺人的刀、抽血的針管。再說,鐵軌也好、枕木也罷,都是好東西!拉回家建鐵路,或是拆一部分用來建設山裏的工事都挺好,反正不留給小日本就成。
民團手裏有糧食,幾千民工,每人每天五斤玉米,拆!閻錫山當年建設鐵路可是花了大力氣,寶二爺不是晉綏軍的人,拆的那叫一個開心。
拆遷和建設是同時進行的,一但日本人調集重兵來中條山,平原地區的防守至多是拖延時間。按照日軍進攻的速度,就算沿途的鐵路和公路網被全部破壞,山外的放線至多也就能撐個一個禮拜。再多就得調離大部隊往裏面填,一個師也就能頂上一至兩天,等部隊打光,中條山也就不用守了!
國軍缺工具、少炸藥,修工事只能依靠士兵手工作業。可中條山裏多是石頭山,很多地方連散兵坑都挖不出來,就算是手榴彈也只能在石頭上炸出個小凹槽。弟兄們只能用麻袋裝上土,配合上樹木湊成簡易工事對付一下。
可是由於中條山掃蕩次次都能取勝,上至重慶軍委會、下至山內的普通百姓,都認為這裏是銅墻鐵壁,可只有長期在山裏作戰的官兵才知道這種看法有多荒謬。部隊打陣地戰向來是損失慘重,只有把日本人在山裏拖趴下才是上策。
說一千道一萬,該修的工事還得修,特別是茅津渡、風陵渡、蒲州城等幾個要點。壕溝、高碉、低堡、野戰工事、明暗火力點,甚至要在挖山洞建設能防重炮的核心工事和炮兵陣地。
家裏有大批進口的工程設備,東川準備修路,陜州這邊準備修建新基地,趙誠便讓於璐從美國那頭淘換了不少二手設備,像什麽3加力士鉆機?、士丹利破碎機。經濟危機的好處再次顯現,東西便宜的不像話。機場那邊有幾噸工程炸藥,水泥鋼筋什麽的也犯不著全運回黃河南岸,這會正好能派上用場。
大規模修築的防禦工事不太可能,比如像戰區司令部計劃的那樣修建什麽東方馬奇諾防線。曹二寶覺得很扯淡,雅格布和他介紹過法國人的這條防線,那種建築水平和火力配置根本不是國內能搞定的。
但是在中條山修建防線又不得不為,山就在那裏,不修工事,日本人反攻時大家除了跑路就只有用腦袋去頂。
鑿巖機開鑿炮眼,裝填炸藥後進行定向爆破,炸開山體以後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碉堡。按理說碉堡要用幾層鋼板加固,可是中條山這裏根本沒有這種高級貨,大後方都沒有多少。好在鐵軌足夠,把鐵軌並排放置在一起防彈效果比鋼板還要好一些。兩排鋼軌中間填上泥土,如此這般放上幾層後,最外層用挖開的石頭回填,恐怕105口徑的榴彈炮都無能為力。
幾個小型要塞的布局都是由雅格布帶人親自操刀,這貨大約是玩上了癮,連機場繳獲的那些防空武器都沒放過。
每個要塞外圍都拉有鐵絲網,在公路上有壕和反坦克障礙群,用航空炸彈和地雷布置了警戒圈。要塞內有電話和電臺,還加裝了三門雙聯裝ホ式13毫米高射機關炮和三挺帶高腳架和九二式重機槍,蒲州城要塞有四門施耐德野炮和三門法國造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平陸縣九龍山、上牛嶺要塞則是兩門施耐德野炮、兩門九二步兵炮作為火力支援。
茅津渡和風陵渡作為中條山守軍的最後退路,防禦力量甚至更強一些,他們各有在黃河南岸的兩個博福斯山炮連和兩個高炮連提供火力支援,自身也有兩門九二步兵炮和兩門反坦克炮。五輛日式卡車改裝的裝甲車做移動火力點,這些炮和裝甲車都是民團的人在操作,平時都在南岸,打完仗要歸還的。
要塞內的糧食和水可以保證一個加強營的守軍支撐一個月,彈藥能支撐兩周,小倉庫裏甚至還能做手術。
不過孫司令對這裏的要求並不高,戰況極度惡化時,能給山裏的弟兄留條生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